您的位置: 首页--> 道法--> 九上电子课本文集

道法九上 第2单元(民主与法治)
第4课 (建设法治中国 夯实法治基础)

    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 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更好地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法治中国,正在路上。
    夯实法治基础

    选择法治道路
    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 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 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相关链接
    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亚里士多德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 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 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探究与分享
    我国十分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制定并颁布了多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 请你和同学一起查找相关法律规定,把你印象最深的法律条文摘录在下面横线上。
    未成年人保护法
    ✧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生活。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发现未成年人有不良行为的,应当及时制。

    义务教育法
    ✧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反家庭暴力法
    ✧ 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 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


    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相关链接
    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不同。
    ✧ 人治思维的本质是主张人高于法或权大于法;法治思维认为国家的法律是治国理政的基本依据。
    ✧ 人治思维漠视规则的普遍适用性,按照个人意志和感情进行治理,具有极大的任意性和非理性; 法治思维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具有稳定性和一贯性。
    ✧ 人治思维奉个人的意志为最高权威;法治思维以法律为最高权威。


    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历史。1840年以后,许多仁人志士逐渐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封建专制制度。 变法改制,成为救亡图存、国家振兴的必然选择。直到新中国成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走上了一条探索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道路。 党和政府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法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努力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进程。
    相关链接
    ✧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邓小平

    ✧ 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 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相互结合,统一发挥作用。
    ——江泽民

    ✧ 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宪法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的科学总结。
    ——胡锦涛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我们必须把依法治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党和国家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坚持在法治轨道上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 规范社会行为,依靠法治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确保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习近平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 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描绘法治蓝图
    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法治建设。 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相关链接: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
    ✧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
    ✧ 1982年,颁布并实施现行宪法。
    ✧ 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1999年,依法治国载入宪法。
    ✧ 2002年,党的十六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 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
    ✧ 2010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 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
    ✧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
    ✧ 2018年,党中央组建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
    ✧ 2020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公布,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提出了 习近平法治思想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并将其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党中央组建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从 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取得重大进展。

    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 普遍拥护, 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 严格执行, 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 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 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探究与分享
    九年级(1)班举行“法治头条”交流活动,同学们分享了许多法治新闻。
    ✧ 2016年 9月 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 《中国司法领域人权保障的新进展》白皮书。 白皮书指出,中国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积极防范和纠正冤假错案。
    ✧ 2018年 3月 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 2020年 10月 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使我国生物安全风险防控有法可依。 收集并分享法治新闻,感受法治中国的脉搏。
    结合法治新闻事例,小组讨论分析中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哪些进步。


    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引领未来。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拓展空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保护市场主体的法律:民法典、劳动法、公司法……
    ✧ 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



返回前一页   ▲ 返回顶部